发布日期:2025-04-29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)
先生,阐明了“匠作奖”竞赛设立初衷,回顾了前两届“匠作奖”竞赛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效,表达了希望“匠作奖”行稳致远,越办越好的未来期待。
“匠作奖”投稿作品数量逐年增加,作品质量越来越好。相较第一届,本届作品数量增长了36%,借助这一国内唯一的专项竞赛平台,围绕室内建筑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议题,吸引了央美、同济、广美、苏大、天大、清美、杭师大、山艺大等20多所院校师生的积极参与。五位富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初审评委,就提交作品所在院校的作业要求,聚焦竞赛主题,从材料的认知、使用和表达出发,选出了20件入围奖作品。
第三届“匠作奖”终审评委由 LINK-ARC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、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陆轶辰;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教育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指分委室内设计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傅祎;广州美术学院教授,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沈康;深圳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会长、于强室内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于强;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张晔(线人组成,由出题人陆轶辰担任评委主席,并就出题意图和评审标准作了简要介绍。
课题试图重建物质、人与空间的联系。竞赛的评审将关注参赛者们如何用合理的方式把不同的材料“搭建”在一起,在材料间建立清晰而合理的关系,真实地体现物质的特性与人性的关怀。
1,材料使用的合理与创新:材料是否匹配了功能的需求,在空间被良好使用的同时,自然而然地、创意性地使用材料。
2,建造中对构造的思考:如何合理地把三种材料结合在一起,在三者间建立清晰而真实的构造关系。
3,材料与人的相互联系:材料的使用中是否考虑了人的使用因素,作品是否体现了物质的特性与对人性的关怀,并为人所感知。
初审评委推荐的5件优胜奖候选作品的作者来到现场,上台分享交流并接受终审评委的询问和点评,现场气氛热烈,不时迎来现场观众的驻足参与。经过评委们认线名。此外,经初审评委建议,终审评委一致同意增设“评委推荐奖”,奖励华中师范大学李永成、李东旭、高子昱的作品《苗乡“角”顶》。
最终脱颖而出、获得“匠作大奖”的作品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王瀚锋、贾博、李坤的《油滴:纪念性美术馆设计》(指导教师:韩)。最后,举行了简短隆重的发奖仪式,第三届“匠作奖”全国大学生室内空间设计竞赛圆满落幕。
该作品从概念到形态、从结构到构造、从材料到表达,方案设计过程形成闭环,具有很好的完成度和实验性。作者挑战性的使用黑色作为作品主色调,并利用材料表现不同“颜色”的黑,令人联想到“墨分五色”的中国传统。
评委评语:作品认真研究了乡村的天然资源秸秆和多种材料相结合,再利用生产新型建造材料的可行性,BB视讯官方入口并尝试从结构到饰面,再到家具一系列应用的可能性,脚踏实地的实验,层层深入的创造,是一件“道法自然”态度端正的作品。
评委评语:该作品传递出了作者极大的创作热情,极强的跨界研究和学习的能力,设计技术运用熟练,数字工具使用工作流完备,作品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令人印象深刻。
评委评语:该作品具有非常好的完成度,非常敏锐的把握“光”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,参与塑造空间,与建筑结构形成紧密关系,光影穿梭于建筑中间,非常有诗意的设计。
评委评语:该作品是在所有投稿作品中少有的以玻璃和竹钢作为主要材料的,而且材料使用与场地的自然环境、设计的最初概念、以及空间气氛的营造完美契合,非常“有颜值”的设计。
傅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教育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指分委室内设计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
李道德dEEP Architects 创始人,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